上饶一小的老师给学生上防止意外伤害教育课
“对儿童伤害干预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儿童伤害干预知晓率提高到98%以上,各职能部门对儿童伤害干预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儿童伤害率下降到8.3‰,0~17岁儿童死亡率下降到0.02‰。这‘两升两降’凸显当地在儿童伤害干预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日前,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副主任宋文珍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考察时,对当地开展的儿童伤害干预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信州区是上饶市中心城区,辖一乡、三镇、五街道。全区总人口50万,其中儿童9.58万。据记者了解,为做好儿童伤害干预工作,该区把儿童伤害干预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建立儿童伤害干预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提高公众对儿童伤害的关注程度,构建安全家庭、安全学校和安全社区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儿童伤害干预工作体系。
以校园安全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
“摔倒之后,不能立即起来,万一是骨折,只会加重伤害。”这是上饶市一小的学生们都记得的常识,这些常识都是他们在防止意外伤害的教育课上学来的。
据了解,学校每一周,每个班级都会由班主任上一堂防止意外伤害的教育课,这些课程的内容,就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去处理意外伤害,如何去防止意外伤害。
在信州,儿童伤害干预工作始终以校园安全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全区各校开展了“关爱生命每一天,安全出行每一步”主题教育和“大手拉小手”“小交警上路执勤”等活动,邀请交警进校园、进课堂,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利用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安全教育视频等,向学生宣传伤害的类型、干预的重点和防范的措施。另外,通过“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全区95%以上公办学校、保育院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加大了体育器材、实验器械、消防器材、水电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各校还为特殊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特殊体质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建立了专门的安全档案。
信州区还成立了儿童伤害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组建了儿童伤害干预工作指导组、统计监测评估组和联络员三支队伍。区妇儿工委办每年都要在市中心广场开展儿童伤害干预现场咨询活动,并通过“12.4法制宣传日”“三八维权周”、交通秩序整顿、新闻媒体、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等形式扩大社会宣传效果。
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构筑安全防线
据江西省卫生厅和江西省疾控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江西省17岁以下死亡的孩子,平均每三个就有两个孩子死于伤害。伤害死亡中,首位是溺亡,其次是道路交通伤。在信州区,很多孩子都知道远离河边岸边,过马路必须要看红绿灯。这与在全区推动的构筑儿童伤害防线 ,强力“剿灭”安全隐患所起的作用分不开。
在信州,职能部门各负其责构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公安部门对可能引发危害社会治安的重点人员全部实行有效监控,在全区校园周边共设立38个治安岗亭、警务室;交警部门加大“黑校车”打击力度,取缔“黑校车”12辆,在校园交通要道增设了隔离带和警示标志;水利部门对1095座山塘水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绘制山塘水库示意图;安监部门加强了对全市公共场所儿童娱乐设施的检查;工商、卫生等部门对校园周边营业厅、流动饮食摊点进行清理整顿,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各村居还将儿童伤害干预与创建“平安社区”“平安楼院”“平安家庭”等活动相结合,创立了“统一指导、分片管理、以片为主、条块联动”的管理新模式。区教体局在全区学校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校内安全、周边环境安全和社会关爱“四个网络”;针对南方夏天儿童溺水事故多发的特点,印制了防溺水“六不准”小卡片,编写了适合中小学生特点好读好记的《安全教育歌》等。
让家长和孩子知道,伤害可以预防
探索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综合性干预试点经验,促进改善儿童环境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建立儿童伤害干预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提高公众对儿童伤害的关注程度,构建安全家庭、安全学校和安全社区的工作模式,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等一直是信州区开展这项工作的最终目的。
为此,当地还以做好监测培训和强化责任落实作为工作的有力抓手。全区举办各类培训班21场次,重点对从事干预工作的人员、学生家长和村居干部进行培训。同时积极做好监测统计工作,全区0~17岁儿童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并形成监测评估报告。当地还全面推行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区政府定期召开儿童伤害干预形势分析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监察部门也积极介入对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察。
信州区的儿童伤害干预工作起步于2011年,在当年的抽样调查中,信州区有80%的家长不知道怎样预防儿童伤害;而在2013年抽样调查中,同样问题知晓率提高到98%以上。这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都知道,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孩子应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以前不重视这一块,现在自己了解到了这方面的知识后,才发现,原先的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意外伤害。”上饶一小的一位学生家长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意外伤害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只有孩子健康,才有未来。”
延伸阅读
“儿童保命童谣”助孩子自我保护
最近,网上热传一组“儿童必知的保命童谣”,用拟人化的小动物,向孩子们做安全意识防范工作的科普,在网络上引起很多人关注。网友表示,对于不谙世事的小朋友来说,一定要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希望天下的小朋友都能茁壮成长。(据《西安晚报》)
这组在网络上热传,得到众多网友追捧的“儿童保命童谣”,之所以被称为“保命童谣”,当然只是网友一种略显夸张与戏谑的说法,它真正的定义应该是“儿童自我保护童谣”。但不管定义是什么,其包含的内容对孩子和家长来说绝对有价值,有意义。
首先,“保命童谣”涉及各方面的儿童自我保护常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童谣的内容上来看,不但涉及孩子们遇到陌生人的时候该如何应对,而且还涉及预防性侵方面的内容,比如“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童谣除了教会孩子们如何避免被“坏人”侵犯,同样也教会孩子们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应该如何自救,顺利脱险。当然了,既然这些“非常情况”都考虑到了,诸如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正确乘坐电梯等生活安全常识类的知识,“保命童谣”也同样有所涉及。
其次,现代人虽然都意识到了应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教授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常识和能力,但如何教,怎么教,却又无所适从。而“儿童保命童谣”以儿歌、童谣的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歌,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网络热传的这组“儿童保命童谣”用词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与记忆。只要成年人稍加点拨,就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希望有更多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以及广大父母家长,根据自己学生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把这些童谣教给他们,并且帮助他们领会与理解,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