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女性学课堂”公选课第二讲在李四光楼102教室开启,本场题为《探索、定位、成长——大学生职业发展导航》的讲座,由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孙卓老师主讲。讲座系统阐述了职业规划的核心逻辑和探索路径,旨在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构建职业成长竞争力。
讲座伊始,孙老师聚焦职业规划的核心价值,提出职业规划并非仅是毕业季的“求职技巧”,而是贯穿大学四年、连接个人理想与现实发展的战略导航。随后,孙卓老师围绕“探索—定位—成长”这一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链条展开论述。

在探索篇,孙老师围绕“我是谁”与“职业世界需要什么”两大核心展开。对于内在探索,她提出从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四个维度出发,指导学生通过自我盘点、与师兄师姐交流完善能力认知。针对外部职业世界,孙老师用数据直观呈现就业形势,她特别指出,复合型人才已成市场刚需,为学生指明能力提升方向。在定位篇,孙老师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就业方向的特点、优势与挑战,帮助学生厘清职业选择边界。她介绍了生涯人物访谈、组建信息小组、SWOT分析、职业定位四象限等实用工具,建议学生每6个月动态更新职业定位,集中资源聚焦“想做且能做”的核心领域。在成长篇,孙老师重点倡导“成长型思维”,鼓励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硬实力,同时锤炼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等软实力,引导学生“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讲座最后,孙老师以吉林大学2025届出彩毕业生案例收尾,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探索敢想,定位敢舍,成长敢熬”的职业发展理念。她总结道,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而是动态调整的过程,只有以探索明确热爱,以定位锚定目标,以成长实现价值,才能在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中找到平衡,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

本场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孙老师以“自我认知—职业探索—定位成长”为脉络,既为学生梳理了职业规划的系统方法,也提供了切实的行动路径。任重道远需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希望前来听讲的同学能把讲座中的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前规划大学生涯,筑牢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在未来职业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