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大女性 · 正文

吉大女性

孙琳琳:助力创新 点石成金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03 点击量:

近日,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大学生TRIZ专项赛)在哈尔滨举行。由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孙琳琳老师指导的参赛项目《基于TRIZ的转向架静压试验方法》在工艺组获特等奖。

5月10日,由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协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决赛在上海举行。吉大学子项目《基于创新理论的轨道车辆多维基准测量方法》获得一等奖,项目指导教师孙琳琳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这些奖项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那个在创新方法研究、教学以及培训等方面深耕多年的人——孙琳琳。

孙琳琳年纪不大,但在业界名气不小。

作为吉林大学机械与航天航空学院工业工程系的教师,省科技厅、科协的技术推广团队带头人,她在创新方法研究、教学以及培训等方面深耕多年,帮助企业解决大量生产实际问题,减少浪费,提高企业效益。一提起她,那是让企业负责人和工人们竖大拇指的人物。

创新方法究竟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刚刚带领团队走访多家企业归来的孙琳琳来不及洗掉脸上的灰尘,她告诉记者:“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高质量、高效率的创新从何而来?创新有路,方法先行,创新方法理论(精益TRIZ)是解决高效率创新的‘金钥匙’。”

多年来,孙琳琳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创新方法并不是看上去很美的“花架子”,而是能够为企业创造巨额收益的“金手指”。

创新有路 方法先行 做企业领路人

一段时间以来,凭借专业的、高质量的TRIZ理论体系,结合企业经营实践,孙琳琳和团队帮助企业形成了数千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创造产值数百亿元。

2018年中国创新大赛——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上,孙琳琳指导的吉林省吉林油田公司凭借“提高高压油水井带压开孔装置的安全性”课题,荣获全国银奖。

这也是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一线,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的典型案例。早年间,受限于国内油田当年的生产技术,存在大批的工程或地质封井,老式的封井帽子无法安全打开,由于井内存在高压,造成压力录取、捞油、恢复再利用的重要行业生产难题。通过创新理论学习,在孙琳琳的指导下,吉林油田使用TRIZ创新方法,找到解决方案19项,形成当前行业的最优解,利用200元的制作费,制作“油田高压封井带压开孔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该重大行业难题,每年可以为油田行业带来近2亿元的效益,也可为国家节省近百亿元的钻新井投资。这是创新思路引领下,我省油田行业的一次颠覆性的革新。2018年10月11日,该装置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理的专利备案3项,1项发明2项实用新型。

王瑞东是吉林油田TRIZ创新方法学习团队的队长,他回忆起在中国创新大赛——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上获奖的那段经历,至今仍激动不已。他说,作为来自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从第一代的石油“铁人”精神的“苦干、累干加实干”,到新一代石油人的“巧干加智干”,创新一直引领着一线工人的发展脚步。通过创新方法的学习,自己和队友踏上了一次“启智”之旅,孙琳琳老师的辅导,帮助自己打开了创新思维之门。团队能在全国总决赛上展现中国石油人的风采,也赋予了自己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的动力。

降本增效 改革创新 发展路上不停歇

提起孙琳琳的“身份”,其实还有很多,她是中国发明协会方法分会理事、吉林省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吉林省科技咨询协会理事,国际TRIZ三级认证,国家科技部目前最高级别二级创新方法讲师,三级创新工程师,国家级创新方法服务基地、省级创新方法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带头人。同时,她也是省科技厅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中心创新方法首席专家,省科协科工中心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国家专项的首席专家等等。

“身份”意味着责任,是鞭策孙琳琳不断努力工作的动力。一年365天几乎全年无休,马上就要上初中的儿子她没有时间照顾,完全交给了父母。看着忙得“脚打后脑勺儿”的女儿,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别干了,抽出点时间照顾照顾孩子。”但是,一想到所授知识对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工人们那双对学习创新方法渴求的双眼,孙琳琳的脚步就停不下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创新方法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孙琳琳的成绩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2018年12月5日,通化市建新公司副总亲自赶到长春,向孙琳琳当面致谢,并代表企业郑重地为孙琳琳送上感谢信。这源于一次培训课上,孙琳琳利用创新方法解决了企业的巨大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以最朴素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而这种场景不是偶然发生,在她的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摞来自企业的感谢信就是对孙琳琳以及团队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从事创新方法培训以来,孙琳琳领导团队以培养我省创新人才为核心,打造了符合我省产业特点的、精益生产融合现代TRIZ理论、U-TRIZ理论、核心关键技术的专利检索分析技术,创建了“精益TRIZ”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精益资源分析的创新问题解决过程模型”“工艺创新算法”及“专利规避设计算法”,开发了符合我省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理论及课程体系以及1+N企业推广创新方法应用模式,着重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人才,不但培养了具有理论基础的工程师,还培养了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操作人员。现已在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一汽轿车等全省198家大中型企业得到实践应用,培养国家级创新工程师138人,培养省级企业创新人才5630人,解决技术难题1280个,产生新专利314项,新技术、新工艺416个。为我省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科技部以及科协认可。

在2016、2017年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顶级的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上,孙琳琳指导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和一汽轿车两家企业连续2年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以及全国唯一一项金奖。

在2018年的首届中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上再获佳绩,孙琳琳指导的六个项目全部进入全国前10强,包揽了大赛金银铜奖。据统计,至2018年末,孙琳琳总共指导项目14项荣获创新方法领域的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项。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奏响科技支持企业发展最强音

进行创新方法培训,不同于单纯的理论教学,孙琳琳的核心工作就是将创新方法理论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相结合,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每次教学、每次辅导,孙琳琳都需要把自己与受训的学员摆在一起,共同思考、共同创新,其中的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作为师者,孙琳琳称自己是“高三学生的家长”“学步稚子的保姆”。

“学员利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像是高三学生考大学,孤军奋战多难啊!我就是要当好这个‘家长’,从头到尾陪在身边,打盹儿了,我给提个醒儿,遇到难题,我跟他一起解决,虽然最后金榜题名的是他不是我,可我一样感到高兴!”

孙琳琳认为,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离不开一线工人技师。因此创新方法的教学应该不分职业和职位,要面向一线工人敞开。2018年10月初,孙琳琳博士带领团队来到中车长客进行企业调研,在针对企业工程师开展专项辅导的同时,也对焊接工人何岩进行了专题教学,针对何岩开展“大国工匠精神再造——焊接机器人系统优化改造”培养。得到孙琳琳的启发和鼓励,何岩发奋刻苦努力学习,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一线工人也同样能把创新方法学好、用好。何岩在工人领域树立了好榜样,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加入到了学习创新方法的大军里。

“产业的振兴与创新息息相关,东北的振兴和强大离不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工程师,更离不开奋斗在第一线的工人。面向企业工程师和工人技师群体,培育一线工作者的创新人格,激发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就是为企业赋予了核心竞争力,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支持。”孙琳琳说。

作为我省创新方法领域的开创者、先行者、带头人,孙琳琳以及她的团队是我省科技力量支持企业发展的缩影,是我省科技振兴、科技强省征程上的一个剪影。而今,越来越多像孙琳琳一样的科技创新人才,正在奔向社会生产一线,用自己扎实的足印,奏响我省科技支持企业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