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当前位置: 首页 · 吉大女性 · 正文

吉大女性

【玩得酷 靠得住】95后“文青”刘品泽:琴音相伴 书香萦绕
来源: 发布日期:2013/10/17 点击量:

【编者按】“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不论世俗如何解读第一批步入大学的95后,给他们贴上何样的标签,他们都有属于自己最简单、最真实的生活,不需要轰轰烈烈,却一样感动你我。让我们走近这群玩得酷,同样靠得住的95后,一起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传递校园青春正能量。

鹅蛋脸,大框眼镜,中长卷发,1米72的高挑个子,温婉亲切又略带一些羞涩,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刘品泽——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95后新生,与音乐恋爱,与文字结缘,崇尚自由,随性行走。走近她,你会爱上她世界里的那一抹云淡风轻。

音乐世界里的最“二”琴手

当问起什么是她一直坚持的东西,这个一向温柔的女生眼睛里流露出的坚定让她神采飞扬,刘品泽对二胡的感情绝对“忠贞不渝”。从六岁起开始学二胡,考过专业八级,获得过市级各种民乐比赛的一等奖。为了在大学期间延续与二胡的“恋爱”,刘品泽在百团纳新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民乐团。她说:“这是我真正想要坚持去做的事,因为音乐带给我的体验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她会义无反顾,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这份热爱。

不要看她现在对二胡如此热爱,想当初她选择二胡的原因可没那么“高尚”。小时候,妈妈想要培养女儿的音乐细胞,让她在钢琴和二胡里面选择一个,小品泽正好刚看完一个关于阿炳的记录片,看到音乐家的凄惨命运,她告诉妈妈她要学二胡。其中的原因居然是,如果将来某一天自已穷困潦倒、揭不开锅的时候,可以拿着一把二胡上街乞讨。妈妈居然跟着她“二”了一把,随她选择了二胡。

学习二胡的过程少不了枯燥,频繁地更换老师让刘品泽的热情减退不少,处于瓶颈期的挫败感更是让她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凭着最初的那一股天真的“二”气和她与二胡冥定的缘分,她一直坚持并虔诚地热爱着,让琴音一直流淌在自己年轻的生命中,融进血液,不可分割。

思想王国里的自由飞鸟

学音乐的女子大多灵动可人,气质非凡;爱文学的女子大多心思细腻,天马行空。结合了两者的刘品泽更是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文艺女青年”。在刘品泽小的时候,身为英语老师的妈妈给她推荐了不少外国名著。中学时为了显得自己“高端大气”她也去读纪伯伦的诗词。

三毛是刘品泽最爱的女作家,那本《撒哈拉的故事》陪伴了她整个初三和高一的时光。正是是这本书点燃了她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让她找到了内心深处一直追寻的生活方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有些灵魂是注定流浪的,三毛是这样,刘品泽也是如此,在自己思想的王国里,文字是她流浪的地图,她在这里是一只自由的飞鸟。

象牙塔里的初生勇士

对于初入大学的感受,刘品泽的解读是对自我的认识和追求。以前的她会因过分注重人际关系而有点丧失自我,会因为别人的眼光影响自己的情绪。大学,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向自我的门,她在这里惊喜地发现了自己。刘品泽认为:“自我的力量在萌发,别人的评价和认可都不再能衡量自己的价值所在。”她要追求自由,就必须不怕千万人阻挡。

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她在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她说:“从早到晚忙碌的生活会让我找不到自我的存在。”她需要留给拉琴看书一点时间,留给散步发呆一点时间。热爱音乐,于是她选择了民乐团;热爱文字,于是她选择了吉大新闻网;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于是她选择了武术协会;将来想考研,于是她专业学习上从不懈怠。而在这其中找到平衡,做好每一方面,才能找到内心的自我肯定和满足。在象牙塔里,她已经准备好做一个勇士,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勇一战。

95后的她,是一颗充满能量的糖衣炸弹,在温柔甜美的外表之下,随时会给你震撼的一击。她的味道,像茉莉花茶般有着淡淡的清香,却能够旷日持久,让人念念不忘。得到缪斯女神的眷顾,音乐与文学给了她自由的灵魂,这个女生叫刘品泽,愿她在静好的岁月里盛开出最美的姿态。